“一個爆炸發展的新物種,一定會引發生態改變和生態機會”。這句話巖板新物種做了很好的詮釋。2020年伊始,幾乎每周關于巖板的要聞訊息不斷,巖板應用于泛家居甚至更廣的領域,新增量市場的爆炸新物種。
住建部等九部門聯合發聲,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再次提及“整體衛浴”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教育部、科技部等9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提出要優化構件和部品部件生產:推動構件和部件標準化、完善集成化建筑部品、促進產能供需平衡、推進構件和部品部件認證工作、推廣應用綠色建材。

《意見》 提出,推進建筑全裝修。裝配式建筑、星級綠色建筑工程項目應推廣全裝修,積極發展成品住宅,倡導菜單式全裝修,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并且推進裝配化裝修方式在商品住房項目中的應用,推廣管線分離、一體化裝修技術,推廣集成化模塊化建筑部品,提高裝修品質,降低運行維護成本。
有關優化構件和部品部件生產《意見》 還提及,完善集成化建筑部品。編制集成化、模塊化建筑部品相關標準圖集,提高整體衛浴、集成廚房、整體門窗等建筑部品的產業配套能力,逐步形成標準化、系列化的建筑部品供應體系。
……
國家重要文件中出現 “整體衛浴”、“整體廚房”等這已不是第一次出現。裝配式產業化的快速發展,其占比越來越高。盡管還需要更系統化的探索以及實踐落地,但勢必早已影響對大部分建材產品的生產制造模式、市場格局、銷售渠道。而整體衛浴又是裝配式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住宅產業化的核心產品。
對于建陶產業而言,未來整體空間會概念越來越多,整體衛浴空間、整體廚房,所對應的裝配式廚房、裝配式衛生間。巖板新物種需要根據裝配式進行思維的轉變、產品的改進、落地;同時巖板產品的模數化問題也會再次提上新的高度。整體衛浴、裝配式內裝則都需要與傳統材料進行協同,需要迎合用戶使用習慣和審美。內部競爭不是其重點,而在于設計、產品、制造上,把好的巖板產品提供給用戶,作出符合國情、在質感、美學設計、外觀都能夠被用戶所認可的巖板產品;才能夠真正迎來市場中成為爆炸性新物種。
不少巖板企業都圍繞著陶瓷技術、產品如何應用于裝配式,如何與工程集采進行供需對接;思考如何應對或裝配式建筑的蓬勃發展。裝配式建筑和裝配化裝修是我國建造方式和裝修方式的主流方向之一,而房地產行業,裝修、設計將會是巖板應用和服務的渠道之一。簡言之打好基礎,打造多種厚度、規格巖板產品,廣泛應用于墻地、臺面、飾面、門板以及高定領域等。
隨著時代的不斷迭代更新,未來售賣的不是產品,而是空間。第一,細分市場。未來的裝配式,整裝地市場;巖板具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第二,重構渠道。需要從傳統渠道跨界家居渠道,構建出完整的場景體系,把應用,加工,配套服務以及信息流完整地構建出來。再次,顛覆終端。這個領域內,巖板應用最終端不止是家居領域,還有可能是其他。第三,場景體驗感。終端用戶會更加智能化、體驗化,這種趨勢是不可逆的。如像餐飲界海底撈這種服務也在北京已建立智慧餐廳。
在全國層面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來促進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據了解國務院于2016年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若干意見》;以及住建部2017年出臺《“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15%,到2025年達到30%。
目前,一些經濟實力較強的省份,地區區域,在已滿足國家提出的最低層面的裝配式建筑滲透占比上,裝配式建筑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北京,江蘇等地提出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最低滲透率達到30%;其中江蘇2025年裝配式建筑滲透率達到50%。
根據住建部數據,全國裝配式建筑新開工建筑面積從2016年的11400萬平方米上升至2019年的41800萬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由4.90%提升至13.40%,過去5年復合增速約55%。假設,根據政策要求,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以上,2025年達30%。如果假設自2015年起,以10年為周期,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每年增加3%。裝配式建筑如此快速發展,巖板行業也應有所重視,做好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