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地板行業的上游供應鏈產業,木業企業的污染問題一直是個令人頭疼的難題,自國家開展“環保風暴”行動以來,大量排污不合格的中小型木業作坊被關停,環境問題稍有緩解,但是這并不能徹底解決木業企業的污染問題。近期,河南臨潁縣的處置辦法或許有一些借鑒意義。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4月7日-13日,河南臨潁縣在落實木業企業“三級網格化”長效管理的同時,實行“白加黑”工作法,開展夜間巡查行動,全時段嚴控木業企業污染行為。
臨潁縣木業企業相對集中的杜曲鎮黨委組成突擊檢查組,分組在夜間開展持續巡查,重點巡查木材加工企業是否違規使用高污染燃料,是否存在制膠工藝,粉塵及VOC治理設施是否正常使用等情況。
通過一周的連續巡查,突擊檢查組發現有兩家企業不符合清潔能源要求,有三家企業正在使用生物質顆粒燃料,夜間無牌運輸邊角料車輛3輛,立即對燃料進行清除并對生物質燃料機現場拆除,對無牌運輸車輛立即進行了原地封存。
下一步,臨潁縣將把環保夜查工作常態化,建立環保夜查值班制度,各鄉鎮黨委班子成員帶隊不定時開展夜查,堅持夜查與日查相結合的方式,通過不定時、不定期、不間斷的高壓環保執法手段,對轄區內環境違法企業進行精準打擊,確保臨潁縣木業企業逐步規范,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小結:
木業企業的問題實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真正解決,必須找到一個可以長期執行的策略,從點滴改變開始,最大可能地控制對生態環境的損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