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疫情”與“恢復經濟”這是中國當前的主要任務。
目前全國各地都在進行一場復工賽跑,勞動力回流預示著大型企業正在復蘇;截至3月中旬,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除湖北外)復工率均已超過90%,其中浙江、江蘇、上海、山東、廣西、重慶等已接近100%,其中重災區的湖北全省復工率為49.3%。
大型企業中國經濟崛起的國家棟梁,而廣大的中小企業和個體戶是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在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推動創新以及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
不論是世界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都是城鎮社會的主力軍,以城市群為主體推動新型城鎮化早已成為我國發展的重點任務,我國中小企業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創造了50%的稅收,60%的GDP,70%的技術創新,80%的城鎮社會就業,90%的企業數量。新中國成立以來,民營經濟的發展經歷了曲折艱苦的歷程,如今已成為我國經濟的半壁河山。
企業因受疫情影響損失已不可估算,如果再向企業收取復工保證金,真是不合時宜!且不論保證金最后是否退回,畢竟還要求企業得先繳納吧?那這又是給企業增加成本負擔,無疑給企業原本不好過的經營困境雪上加霜!也違背了我國勞動法尊重企業經營自主權的立法目的!
一、發改委:嚴禁向企業收取復工復產保證金
為了解決就這一問題,3月23日,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高杲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進一步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清理取消不合時宜的臨時管制措施和一些不合理的證明、收費等規定。繼續清查防控疫情期間出現的一些違規收費,嚴禁向企業收取所謂的復工復產保證金。
并且針對現在整個形勢發展的變化、政策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將推動各項助企惠民政策落地見效:一是簡化辦事手續。二是加快推動“一網通辦”。三是切實減輕企業負擔,鼓勵地方探索推廣“企業管家”、“企業服務包”等舉措,主動靠前服務,幫助企業做好復工復產用工、原材料、物流、資金等要素保障,促進企業盡快恢復正常經營,恢復和穩定就業。

來源:中國新聞網
二、發改委:水電氣費緩繳欠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發布會上高杲還舉例說明,很多地方對因為疫情影響來不及及時繳費用水、用電、用氣費用的,出臺了緩繳、欠繳政策,緩繳、欠繳但不斷供,這個政策非常受歡迎。但是有個別地方在出臺政策時沒有明確,緩繳期間收不收滯納金,很多基層的工作人員在辦理這些申請時就犯難了,到底是收還是不收,影響政策的效果。發改委了解后,迅速提醒有關地方抓緊補充出臺了相關政策實施細則,明確在緩繳或欠繳期間免收滯納金,真正使這項政策落到了企業。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三、國家發改委:降低企業用氣成本,提前實行天然氣淡季價格
值得一提的是,前陣子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一級巡視員張滿英表示,要降低企業的用氣成本,在這方面主要是在現有的天然氣價格機制的框架內,提前實行天然氣的淡季價格。對于執行政府指導價的非居民用氣,上游的供氣企業在執行國家基準門站價格的基礎上,價格水平適當降低;價格已經放開的,我們鼓勵上游的工業企業,和下游的工業企業進行協商,適當降低價格,對化肥等農業生產企業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行業,用氣給予更多的優惠。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多地進行天然氣價格下調,包括陜西、河北、遼寧、四川、福建、江蘇、安徽、山西、內蒙古等省份,其中山西、陜西等陶瓷產區區域很多陶瓷企業都享受到相對較低的天然氣價。據了解,2019年陶瓷磚行業煤炭消費量比2015年下降80%、用戶天然氣達到60%以上;這對于生產線較多的陶瓷企業來說,一天能省不少能源成本,這一政策無疑造福于制造業陶瓷行業。
保經濟是抗疫的兩大主戰場之一,陶瓷企業屬民營企業,而民營企業又是市場經濟中最為活躍的“細胞”,同時只要中小企業過得好,國民經濟就有保障;穩住了廣大中小企業,也就穩住了中國經濟的基本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