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以來,東方今報攜手猛犸新聞、今報網等進行了家電、數碼、通信行業2019年3·15消費者權益日系列報道,同時,眾多消費者參與了今報投放的2019年家電、通信行業消費者滿意度問卷調查。通過對調查問卷的整理,哪些類型的糾紛會經常出現?消費者對哪些品牌的產品和服務較為滿意,你會一目了然。
六成消費者對消費過程不滿意
根據數據顯示,產品質量、售后服務和合同爭議問題仍是引發投訴的主要原因。從本次調查結果看,約六成的消費者對家電、數碼、通信產品的購買或消費過程不太滿意。在這些消費者中,約有三分之一表示對電器產品質量不滿意,接近四成的被調查者表示對家電及數碼、手機產品的維修收費和售后服務不滿。
從投訴涉及金額來看,涉及金額在100~1000元的消費投訴占比為25%,其中手機的質量問題較為突出;涉及金額在1000~10000元的消費投訴占比為23%,主要是空調、電視等家用電器以及中高檔手機質量問題。
家用電子電器投訴中,消費者反映售后服務和質量問題較多,主要涉及空調、電視、電冰箱(冰柜)等家電的送貨、安裝,以及多次維修仍未修好等問題。通信器材投訴以手機投訴為主,手機及其配件占比達到96.1%,涉及問題包括翻新機、充不上電、信號不好等問題。
家電、數碼、通信產品存在的問題還有:三包期內不能履行服務承諾,拒絕上門服務成了消費者的維權熱點。“三包”期內保修產生的費用要消費者承擔;或以公司規定、人為損壞為由逃避“三包”責任;或多次維修不在保修卡上注明維修記錄,給消費者退換貨帶來障礙。有些消費者家庭住址比較偏遠,如住在三環以外,需要維修時售后部門常常以各種借口搪塞、拒絕上門維修,甚至要求消費者負擔交通費。
◎消費者最看重的是產品質量
本次調查指標體系涵蓋品牌形象、感知質量、感知價值、滿意度、抱怨和忠誠度,具體包括產品質量、服務質量等。
通過本次調查,記者發現,目前通過網絡購物平臺購買家電的消費者越來越多,40歲以下的消費者更傾向于網絡購物。在電商逐步規范、購物成本降低、物流發展迅猛的時代,家電產品銷售渠道正逐步由線下向線上渠道轉移。
而在所有產品中,消費者對電視和手機的滿意度低于其他產品。調查發現,品牌形象和質量是影響消費者滿意度的最主要的兩個因素。而推薦親朋購買家電品牌的原因主要是產品質量,貶損者不推薦的原因主要是產品質量或產品功能設計及使用體驗。
調查數據也顯示,格力、美的、創維、海信、TCL等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仍占據著可信賴的地位。
(文章來源:中國家電網,侵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