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份,各家LED上市公司發布上半年業績報告也告一段落,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逾八層LED上市企業業績飄紅,這也說明2017年LED照明市場整體回暖。
據高工LED觀察,今年上半年8家LED芯片企業中僅德豪潤達一家凈利出現下滑。三安光電、華燦光電、澳洋順昌、乾照光電、士蘭微、廣東甘化等企業均實現營利雙增;12家封裝上市公司中僅長方集團、廈門信達、東山精密3家企業出現凈利下滑;23家下游上市公司,除了雪萊特、麥達數字、雷曼股份、艾比森4家企業出現凈利下滑,其余19家企業均呈現增長態勢。
毋庸置疑,今年上半年LED市場整體向好,不少LED企業收獲滿滿。但是,也有一些LED企業似乎并沒有那么樂觀,有些開始轉型,逐漸剝離LED業務,還有一些直接走向倒閉。
廣東甘化連年虧損正式放棄LED業務
9月14日,廣東甘化發布公告稱,公司將以6.87億元的價格掛牌從事LED業務的子公司德力光電100%股權和相關債權。德力光電自2014年投產后的經營情況并不理想,本次掛牌意味著廣東甘化將正式放棄LED業務。
2011年,廣東甘化成立子公司德力普光電“高調”轉型LED產業,德力光電主營業務為LED外延片、芯片的研發、生產、銷售;LED技術開發、成果轉讓及技術咨詢服務。
然而,公司的LED業務發展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順利。廣東甘化表示,德力光電自成立、投產以來,經營效益一直未如理想,隨著LED 行業競爭加劇,中小廠商的生產環境愈加惡劣,德力光電的經營業績已對公司的財務狀況造成較大負擔。
另一方面,公司已明確以醫療健康領域為業務轉型方向,德力光電無法與公司的戰略規劃產生協同效應。出售德力光電股權及相關債權后,將給公司帶來一定程度的虧損,但可避免德力光電持續虧損對公司造成的長期不利影響。
由此可見,廣東甘化本次剝離LED業務的決心可謂相當堅定,甚至不惜以低于掛牌底價的價格出售該標的資產。
勤上股份近20億凈資產無償劃轉子公司
7月25日晚間,勤上股份(002638,SZ)公告稱,公司擬對現有業務進行整合,將旗下半導體照明業務相關資產及負債無償劃轉給全資子公司勤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勤上光電)。
在此之前,勤上股份已經為LED照明業務剝離做了不少鋪墊。從此前的LED、教育雙主業驅動模式,到如今正式提出剝離LED,專注教育行業,也體現了目前LED照明行業的現實情況。
勤上股份一度被稱為“LED照明第一股”,其產品以大功率路燈為主,2013年左右風頭正勁,屢屢中標市政照明工程大單。這些項目也給勤上股份帶來了顯著的營收增量。2013年,勤上股份營收達到了有史以來的巔峰,高達11.41億元。而在這之后勤上股份營收開始下滑,到2016年為8.42億元。
勤上股份的“LED撤離”之舉,顯然也是無奈。2016年,勤上光電教育轉型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步,正式完成對廣州龍文的資產收購,勤上光電也完成了從傳統制造業向教育行業的跨界雙主業轉型。
多氟多籌劃轉讓旗下LED照明子公司
2017年5月,多氟多(002407)發布公告稱,擬將所持深圳市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90%的股權以6,380,331.00元轉讓給焦作多氟多集團。
2012年10月,公司正式在深圳設立LED照明工廠。過去多氟多的主營業務一直是化工產業,公司從長遠來看畢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有一定的環境污染。而公司上市后,為了讓公司持續健康的發展,也必須不斷尋找新的項目,在這種環境下,成立了多氟多新能源公司,其旗下主要分LED照明跟鋰離子電池這兩大塊,而LED照明則是從2011年底開始籌劃運作。
在項目運營早期,多氟多主要承接一些市政工程的改造,醫院、商場等LED照明工程。隨后,在2013年,公司將LED照明的定位調整為戶外燈具以及工礦型企業燈具的節能改造。
但很快,由于LED照明產業進入一輪紅海戰爭周期,彼時,鋰電池產業鏈則開始顯現出快速增長苗頭。到了2016年,在多氟多公布的公司年報中,對于LED已不再提及,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材料。
從目前LED照明產業的發展趨勢來看,對于一批原有LED業務規模小,且處于低速增長甚至是負增長的上市公司來說,跨界和剝離LED業務已經成為不得不去面對的無奈選擇。同時,這也印證了LED照明產業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國內優秀LED照明企業在不斷壯大的同時,原有LED業務基礎相對薄弱的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份額逐漸減少,上演著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格局變遷。
這種格局的變化意味著LED行業正逐步回歸理性。經過前幾年的價格戰和行業洗牌,行業正從盲目地追求低價轉變為注重產品本身,例如技術、性能等方面,這些正是大企業的優勢所在。
對于上市公司來說,LED業務經營不善,還能華麗轉身,另謀出路。而那些資金不夠雄厚的中小型企業又將何去何從?不少業內人士紛紛表示,雖然行業正在回暖,但中小企業仍然“活”的很難受。
據高工LED觀察,今年仍有幾家LED企業最終走向了“倒閉”。
凱盛股份現經營危機疑云
8月29日,據知情人士爆料稱,廣州凱盛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凱盛股份證券代碼:837235)于日前已陷入停產停業狀態。
據爆料,凱盛股份的主辦券商于2017年8月23日在督促凱盛股份2017年半年度報告編制進度時獲悉公司已停產停業,遂立即于2017年8月24日派出現場檢查小組核實,獲悉凱盛股份存在以下情況:
1、公司辦公大樓與廠房已關閉,無工人從事生產;
2、公司拖欠員工工資,勞資關系出現對立狀態;
3、公司與供應商出現矛盾,大部分供應商不再供貨。
經查證,新三板在線已經對凱盛股份的股票信息進行了清零,同花順網站關于凱盛股份的股票信息也已經清除。后來,又到長江證券官網查詢凱盛股份,更讓高工LED驚訝的是已無法查詢到其相關信息。
LED封裝大廠齊瀚光電停業解散
臺媒報道稱,LED封裝大廠齊瀚光電因經營不善,目前已停業解散。據了解,齊瀚光電去年12月就被曝存有財務問題,要求員工休無薪假,當時還聲稱要對公司設備進行翻修與保養。不料僅半年多時間,公司就以停業解散告終。
關于齊瀚光電解散的問題,其股東之一崇越電通也對外證實齊瀚光電確實已停止營業,將對其進行評估,以減小金額損失。
佳創照明倒閉老板跑路
日前,傳聞跑路的照明工廠就是江門市蓬江區佳創照明有限公司。據網上爆出的圖文消息,目前該工廠老板電話關機,員工已報警公安機關已聞訊趕來調查,工廠外聚集了不少員工及供應商。
佳創照明老板跑路,究竟是資金鏈斷裂問題?產品品質問題?產品無市場問題?還是公司管理問題?
福特斯照明宣布破產倒閉
2017年1月4日,中山市福特斯照明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特斯")法人代表王功杰在個人的微信朋友圈宣布福特斯因各種原因虧損嚴重,資不抵債,已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并表示,不會跑路,不失聯。并將公司所有資產變賣的所得第一時間發放工人工資。
據曾做過福特斯的供應商透露,到期貨款拖半年常態,資金鏈跟不上可能是促使其迅速破產的原因之一。從供應商透露的消息看來,早在去年福特斯照明就處在倒閉的邊緣。縱觀2016年,LED產業雖然發展得欣欣向榮,但也不容忽視產業比較低迷的一面。
亮百佳資金鏈斷裂走向倒閉
2017年1月,繼中山福特斯照明法人宣布公司申請破產后,行業再次傳出深圳市亮百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破產"的消息。有知情人士披露相關照片,亮百佳工廠前大批員工聚集,并拉橫幅表示"顏小民還我血汗錢"。
據了解,亮百佳成立于2003年,致力于調光系統、LED照明產品的專業設計和生產,主推節能高效的LED射燈系列產品,目標市場針對五星級酒店室內照明和奢侈品柜臺照明。但在去年年初披露的一批近三年產品質檢連續兩次抽查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名單中,出現亮百佳的名字,產品品質著實令人堪憂。
近年以來,LED行業“倒閉”、“關停”、“破產”、“拖欠工資”、“業績下滑”、“虧損”等消息動搖人心。由于國內產能過剩嚴重,很多企業要么沒生意,要么靠低利潤走量維持生存。除了外部環境,內在的惡性競爭也在吞噬LED行業的發展前景。
一些LED企業為了有生意可做,不惜以“保本”姿態競爭,行業出現“產品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現象,這無形中加重了更多中小型LED企業倒閉風險。現在看來,比“倒閉潮”更可怕的是“低價競爭”。而任何行業最忌諱的競爭就是“價格戰”,這樣不僅會拉低整個行業的利潤水平,還會使整個行業出現混亂不堪、毫無秩序的局面。
時代發展到今天,如果你實在支撐不了,你可以選擇申請破產,按程序進行處理。這個世界允許你追求成功,也允許你失敗后善后。習慣性跑路的企業,有隨大流的趨向,有受了一點損失的開小差,有報復性反彈的,也有感覺自己頂不住的,這類企業需要加以引導和警戒,讓他們斷了跑路的念想。
對于多數做LED企業的人來說,他們最本真的愿望是想把企業做好的,而不是為了跑路而做企業。但是做企業,從來就沒有一帆風順的。在企業發展的各個階段,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和困難,我們不能一遇到問題和困難就退卻,而應該千方百計想辦法去解決。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發現,雖然似乎前面已經是絕境,但咬咬牙堅持一下就柳暗花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