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新政”落地實施已有三個多月,本市還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配套舉措,樓市調控的“組合拳”效果如何?
記者昨日從市住建委獲悉,過去三個月北京樓市交易需求回落,量價平穩,去年12月新宅成交均價更是相比9月出現下降。非京籍與二套購房比重在去年第四季度雙雙下降,投機投資性購房需求得到有效遏制。
房價降了嗎?
調控仨月新宅降600元
“政策效果初步顯現,房地產泡沫和投機投資需求得到有效遏制。”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披露,10月份以來,本市商品住房交易需求回落,市場逐步回歸理性。
去年四季度,全市商品住房成交6.96萬套,較三季度減少28.4%,其中二手住房成交量從9月份的3.01萬套一下子降到了12月份的1.78萬套,下降幅度達到40.8%,意味著需求過熱態勢得到緩解。
老百姓最關心的房價,已經顯露“穩中有降”的趨勢,尤其是新房。這位負責人拿出12月和9月的成交情況對比,本市新建商品住房的成交均價已經從9月份的3.88萬元/平方米降至3.82萬元/平方米,調控3個月后每平方米的成交均價回落600元。
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北京10月、11月新房價格指數環比漲幅分別為0.6%、0.0%,在全國70個大中城市分別排37位、56位。
北京市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趙秀池說,新房成交價格穩中有降的趨勢,來自于“930新政”后對于新盤入市前的調控加強。同時,本市還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房現房銷售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將現房等同期房,入市前需要備案申報價格,并嚴格實施一房一價、明碼標價。
炒房客少了嗎?
二套購房占比降低0.9%
縱觀全年北京新房市場交易情況,呈現出了明顯的“中間高、兩端低”特征。某房產研究院分析,2016年一季度處于春節前后,鮮有新盤推出,是新房市場的傳統淡季;二、三季度各大新盤相繼入市,市場交易火爆,成交數據持續上升;四季度交易量迅速下滑,市場由熱轉冷。
而從市場結構來看,去年第四季度,非本市戶籍、二套購房比重為17.7%、21.9%,這一數字較去年第三季度分別下降2.2個、0.9個百分點。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解釋, 這意味著本市市場結構有所優化,投機投資性購房需求得到有效遏制。
“在投機炒房中,不少人都是用第二套購房名額來投資房產,但新政則增加了炒房成本。”趙秀池說,“930新政”后,北京對于炒房行為有了更嚴格的調控,二套房比以往有了更高的首付門檻:如果是普宅,首付比從以前的30%抬升到50%;如果是非普宅,則從以前的30%飆升到了70%。本市已經建立了“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工作聯席會”,加大執法查處力度。10月以來,共對全市199個在售項目和7171家中介機構門店進行拉網式全覆蓋執法檢查,對于違法違規企業依法給予停止網簽、降低資質等級、罰款等處理,并依法注銷250多家開發企業資質。
今后樓市啥方向?
加強調控保持房價平穩
此輪樓市調控,不僅僅是去年9月30日發布的“京八條”一個文件,不少配套和落地措施都在過去三個月紛紛生效。
記者獲悉,本市已經加大土地供應和結構調整力度,連續推出16宗“控地價、限房價”地塊。這樣一方面穩定市場預期,購房人恐慌情緒得到平抑,另一方面也使市場逐步回歸理性。
對于未來一段時間北京樓市的走向,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此前披露,本市會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加快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房地產調控要求,堅決保持房價平穩。“房價是否平穩影響著投機投資需求的冷熱。”趙秀池說,如果房價依然大幅增長,勢必有人會把房子作為投資的首選渠道。
在業內人士看來,2017年北京樓市政策只會從嚴,不可能放松。業內人士分析,本輪樓市調控從緊還將持續一段時間,甚至在長效機制建立健全之前,本輪樓市調控撤出的可能性都很小。
北京已全面步入存量房時代,二手房交易比重占到85%。面對調控加碼的趨勢,二手房價格也有望實現“穩中有降”。去年四季度,隨著交易量的三連跌,北京前期房價漲幅過快區域的房源,以及高總價、大戶型、非普通住宅房源價格已經出現局部松動。2017年調控政策從嚴,將打消眾多小業主對樓市短期內還將復蘇的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