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要說2016年改革與發展的重頭戲,那無疑是供給側改革。2月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1月中國制造業PMI為49.4%,環比下降0.3%。這是國內制造業PMI連續第六個月低于榮枯線,且創下2012年8月以來新低。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供給側改革短期內將對制造業造成明顯沖擊,作為傳統制造業之一的衛浴行業也難以幸免。
供給側改革沖擊制造業 財政政策需加大刺激
PMI為采購經理指數,PMI指數50為榮枯分水線。當PMI大于50時,說明經濟在發展,當PMI小于50時,說明經濟在衰退。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表示,季節性因素是1月制造業PMI繼續下跌的重要原因。臨近春節,制造業進入生產淡季。1月生產指數環比下降0.8%至51.4%,降幅達到近期最高水平。分行業看,大型和中型企業PMI降幅均為0.6個百分點,而小型企業PMI逆勢回升也能反映季節性因素的影響。
受國內經濟持續下行和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影響,總需求的低迷也困擾制造業企業。1月新訂單指數僅為49.5%,創下2012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新出口訂單環比也小幅下降。值得注意的是,1月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6.8%,環比下降0.8%,反映制造業企業受去產能影響主動減少原材料備貨;產成品庫存指數為44.6%,反映制造業企業加快去庫存進程。
謝亞軒表示,總體看,1月制造業PMI創近期新低表明國內制造業面臨較大的經營困境,預計1季度GDP增速將進一步下滑。供給側改革短期將較為明顯地沖擊制造業企業,因此總需求管理不能缺位,財政政策需要更大力度的刺激。民生證券宏觀團隊也認為,持續的貨幣寬松和穩增長并沒有改變經濟下行趨勢,僅靠貨幣寬松無法解決周期性問題,供給側改革取得效果之前,經濟仍有下行壓力。
實現供給側改革 衛浴企業需扳倒攔路大山
面對行業洗牌的加劇,衛浴行業也亟需淘汰落后產能,進行產業升級。只是衛浴行業要想實現供給側改革,就必須要解決產能過剩、庫存還有債務這三座大山。
在衛浴行業有這樣的聲音,今年中國GDP增長率為7%,明年中國GDP進入6%增長的可能性非常大,明年是衛浴行業最困難時期,往后會有所改善,因為中國GDP增長率從6%跌至5%,甚至更低的可能性非常小。這一說法對GDP增長率的預測正確性非常大,但衛浴行業的形勢判斷未必準確。“十三五”期間,國家經濟的重點之一是化解房地產產能過剩,消除庫存和降低企業債務,這意味著房地產占我國的經濟比重將降低,與之相關行業的市場隨之下降。衛浴行業的洗牌很有可能持續5年左右,企業倒閉、被兼并的現象會增多。
衛浴占中國經濟比重較小,不可能會像房地產行業一樣需要政府下大力氣干預,市場洗牌倒逼行業供給側改革成為可能。從今年衛浴形勢觀察,引發企業倒閉的導火索是企業債務。關于銀行貸款問題,不少企業反應,中小企業的貸款現象是普遍存在的,這也意味著危機隨時可能會引發,而債務只是引發洗牌因素之一。對衛浴行業的供給側改革也不必感到恐慌,這是衛浴制造向研發轉型的必經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