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又傳建材業“停產”衛浴行業迎合“大數據”
2015年已經過去大半,雖然國家降息降準一些列政策刺激樓市回溫,正如此次股票“救市”一樣國家可謂煞費苦心,可樓市下游的建材市場回暖并不顯現,近期又迎來了中國70周年大閱兵以及“APEC藍”目標之下環保、限排限污壓力,建材行業傳出了收縮、減產甚至停產的狀況。建材行業有面臨如此重壓,衛浴行業作為建材家具重要的行業,未來之路更是坎坷,但事在人為,在數據時代之下衛浴企業還是有很大作為的。
樓市不倒 建材“不老”
建材行業就像是樓市的“小弟”一樣,動勢都基本一致,行業人士最為擔心的就是房產的泡沫問題,據住建部住房政策相關專家紕漏:其中從2011年到2015房產泡沫是比較小的,也正在更加小化之中。
全球通房地產泡沫指標判斷指標是房價收入比,2014年中國商品住宅房價收入比為7.1,延續了2010年以來的下行趨勢。從全國近四五年平均數據看,房價平均每年上漲約2%,但收入上漲7%-8%左右,所以房價收入比在縮小。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35個大中城市房價收入比排名中,深圳的房價收入比超過20,位居第一位,其次是廈門、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和福州,其房價收入比分別達到了15.5、14.5、11.9、11.8、10.8和10.8,這組數據意味著,這些收入達到平均水平的家庭,若要購買一套普通的商品住宅,將要花費掉10年以上的家庭收入。在深圳,購買一套普通商品住宅則需要20年以上的家庭收入。
中國的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基本沒有泡沫。一線城市是有泡沫的,而恰恰在一線城市房價還在漲。但一線城市泡沫不會破滅,因為它們有購買力支撐。這也將支撐衛浴行業的大發展,未來的衛浴市場缺的不是銷路,而是可以暢銷的產品。
大數據時代 衛企做好整合營銷
互聯網的時代,每一個消費主體都被有機的串聯,各種行為主旨也被數字化,數據將是未來各行業戰場的重視武器,掌控用戶習慣,將數據與營銷的結合是衛浴企業轉型的出路之一。
數據領域可能會越來越垂直,細分化,尤其現在渠道碎片化,面臨的環境越來越特殊,短期內互動派還是通過數據驅動營銷,在數據營銷行業充當一個引領者的角色。未來專業化數據公司將會是市場的一大主角,衛浴企業應該迎合大數據,找一個穩定的可信賴的大數據平臺作為支撐,有實力者亦可以打造自身專屬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