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大規模機器人時代來臨,新明珠擬研發“陶瓷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
過去兩名大漢搬抬一箱瓷磚仍感吃力,現在“機器人”輕輕松松就可以碼放整齊……這是今年7月,新明珠祿步工業園第一臺碼磚“機器人”投入試運行的場景。
原標題:兩陶企攜手研發“智造工廠”

不少佛山陶瓷企業主動智能制造,大規模機器代人時機已經到來。
今年以來,隨著佛山智造的加速,東鵬、新明珠等龍頭陶企加速通過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探索在瓷磚生產上集成應用,打造高效的陶瓷生產智能工廠解決方案。
智能制造始于原料標準化
今年以來,陶瓷產能過剩、市場惡劣等問題集中爆發。根據行業生產投產情況,上半年市場下滑相比同期達20%,而國內終端市場無序競價,也使得低端品牌加速淘汰。
正是這種行業困境的倒逼,讓陶企通過品牌建設、產品轉型升級,應對這一次淘汰競爭戰。其中,如何抓住兩化深度融合的契機,擁抱中國制造2025,加速推進智能制造更是成為轉型關鍵。
“陶企自動化生產的第一步,原材料最為關鍵。”新明珠陶瓷集團副總裁簡潤桐稱,只有原材料實行標準化、自動化,包括自動配料、化漿、自動送料、球磨、噴料等環節會形成了一系列的粉料標準。那么原料這一塊可能將來逐步會脫離現在的陶瓷廠,原材料產地有望形成一批專業化原材料廠家,根據陶瓷企業的不同標準進行原料生產。
生產線上的數據將互聯互通
一直以來,佛山建陶的裝備智能化改造大多源于歐洲。簡潤桐說,近幾年來,中國陶企不完全采用自動化是因為人力成本尚可接受,但隨著技術進步,大規模機器代人時機已經到來。
根據簡潤桐的設想,在自動化生產線上的數據將實現互聯互通。“我們將對產量產能進行實時監控,在產量峰值處找出合適的節拍,甚至還考慮錯峰用電、節約能耗、生產速度等,做到最高的效率。而每條生產線上的工人,在三年內也有望從200人下降到140人。
這種互聯互通涉及生產線各個環節,甚至直接打通終端消費領域。通過跨界資源整合,生產線上的瓷磚有望自帶二維碼,只需機械手輕輕掃描,瓷磚將被自動分包。據了解,這一技術由新明珠和蘋果手機生產供應商合作所得。
既然自動化設備能為陶企帶來如此收益,那么設備使用的難點在哪里?簡潤桐坦言,市場上的確有很多設備公司,但沒有針對陶瓷企業的成套方案,所以不適合推廣,如果未經實驗使用可能影響企業運作。
今年7月1日,新明珠聯合新潤成陶瓷等聯合成立廣東麗柏特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將研究、發展節能、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相關技術、產品與服務,著眼陶瓷裝備行業系統化、智能化整廠設施,解決智能制造設備的通用性問題。(文/圖佛山日報記者孟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