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歐司朗宣布全球裁員7800人
觀點:離巢裁員風波何時才能陰轉晴?
從照明行業發展以來,大大小小的照企的人員動蕩消息已經司空見慣,眼下,在這樣的7月里,一連三家企業高層“離巢”,行業國際巨頭歐司朗也傳出將會大面積裁員。在這多事之7月,產品質量問題不改,人離心離卻停不下來,這是否昭示著全球照明行業正在走下坡,還是一場變革即將開展?
全球裁員7800人,規模之大堪稱血腥,然而裁員除了公司戰略上的調整,最終犧牲的還是些普通員工,裁掉他們那些公司既可以精簡架構,又可以節省一些成本來高薪聘用高技能人才。當然,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們從裁員風波中也不妨一窺各大企業的現狀與未來動向。歐司朗之所以縮編,是因為傳統燈泡和熒光燈管等傳統業務銷售不理想。從側面可以看出,傳統照明的正面臨著巨大的困難。這種裁員消息對整個行業來說具有風向標意義。
對于很多照明企業而言,世界變化快,技術變化也快,有時企業根本無法長期預測其戰略和產業規劃。企業裁員也會對留任員工產生復雜的心理影響,更重要的是,歐司朗這樣的理由引起的裁員,必定對傳統照明企業帶來巨大的沖擊。動蕩大的7月,是否預示著照明的窮途?8月來臨能否為轉陰為晴?
國產MOCVD發展的“獲”與“惑”
觀點:國產MOCVD設備的發展之路
MOCVD設備是制作LED外延片的關鍵設備,而LED外延片的水平決定了整個LED產業的水平。早在2003年正式實施“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列入“十五”、“十一五”重點攻關課題和“863”計劃中,將MOCVD設備國產化納入重點支持方向。在國家政策的積極引導和重點支持下,國產MOCVD設備國產化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2年,由廣東省科技廳組織召開的國內首個量產型MOCVD設備科技成果鑒定會在佛山南海召開,由廣東昭信集團、昭信半導體裝備公司及華中科技大學共同研發的量產型MOCVD設備,成功通過專家組的科技成果鑒定,達到同類設備國際先進水平,標志著國內LED核心技術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有關數據顯示,2009-2011年,我國新增MOCVD設備增長趨勢明顯,新增量分別為50臺、217臺、476臺,同比增長率均超過60%,尤其2010年高達152%。進入2012年,受經濟危機的影響,MOCVD設備市場進入供需調整階段,新增MOCVD設備量僅為114臺,同比增長率下降到14%。2013年新增MOCVD設備100臺左右。預計2014年新增MOCVD設備在250臺左右。
廣東省作為照明產業生產研發基地,審時度勢,旨在為“中國制造”華麗轉型“中國智造”,MOCVD設備的國產化,意味著長期由國外壟斷的MOCVD技術將被打破,預示著國內照明行業將逐步完善趨于成熟,LED產品的價格將不在受制于人。
LED照明多項標準落地行業規范化在路上
觀點:標準化將加速行業洗牌
自今年以來,關于LED照明的各項標準陸續出臺,這些標準的有助于提高LED產業的整體水平,對于當前的燈飾照明行業起到了積極的規范和引導作用。隨著后續各類LED標準的全面覆蓋,產業將最終走向規范化發展。
誠然,無標準給很多門外漢或者中小企業生存機會,帶動了產業的高速發展,但縱觀當前的LED照明發展現狀,亂象橫生、競爭無序,存在產品互換性差、兼容性差等現象,亟需有力措施來改變這一混亂局面。
行業標準化首先要取決于主管部門對這一產業改革的決心;第二還得看當事企業的重視度和意識,目前國內很多企業為節約成本,對于技術的要求不夠高,這對推進產業的標準化、提高產品質量造成了較大的阻礙。
一方面,企業的態度對于推進標準化有著重要影響,另一方面,標準化的落實和提高也將對企業造成洗牌,特別是技術不達標的企業將遭受滅頂之災。作為企業必須優化產品結構,提高自身在產業鏈系統的整體競爭能力。同時,主管部門要緊抓產業規范力度,促進LED產業的健康發展。
2014聚積科技設計論壇圓滿落幕
觀點:智能照明優勢凸顯光污染控制刻不容緩
特約點評:深圳市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LED技術總監房海明
LED照明現在開始逐步會邁向智能照明,LED過去強調發光強度、流明數、光效,這樣造成一些光污染,實際上照明也可以做一些智能型的調整,減少光害。
何宜叡表示,調光在智能照明上具有低成本、壽命長、便利性有三個優點。此外,智能調光還體現在自由情景的選擇,用戶可以根據心情改變燈光的顏色以及對色溫的調整等,這些都是未來智能照明的一個發展方向。
隨著LED照明的飛速發展,節能在商業照明領域已經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大量的商業照明系統進入了更新換代的行列。綠色智能照明控制綜合運用自動控制、計算機、通信、傳感器等技術,保障了照明系統運營的節能、高效、可靠及安全,滿足了建設節能減排智能城市的要求。
智能感應和按需照明:無人時自動調節成微亮狀態,有人時智能點亮;也可根據環境溫度調整光的冷暖,自動調節室內光感環境,實現"按需照明"減少光浪費,營造良好舒適的室內環境。夏季光源自動調節為冷色調,使人感覺涼爽;冬季光源自動調節為暖色調,使人感覺溫暖。
但是智能照明也面臨了一些難題:一是需要復雜的系統支持,施工難度大;二是成本太高,大部分用戶比較難于接受;三是需要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調試,四是功能太多,普通老百姓使用困難。要使智能照明真正占領整個市場,我們必須解決這些難題!
會議中北京良業照明技術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杏林以及聚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立昌都提到了光污染這個概念,現在LED燈具普遍應用于城市照明中,特別是一些城市景觀照明中,越來越多不規范的燈具設計及其施工安裝調試,導致燈光效果并不是人們期待的那樣,成為人們視覺中的一種光污染。所以我們在設計智能照明燈具綜合方案的時候,應該將光污染這個概念考慮進去,從根本的技術層次上去解決這種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