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祠頭門北向庭院、連廊。屋面轆筒即屋頂夾住泄水溝兩側隆起的構件。
采取局部施工 內部正常開放
有市民報料:地處廣州老城區中山七路旁邊的廣州陳家祠屋頂的彩色灰塑正在慢慢在變淡褪色。昨天,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回應稱,陳家祠屋頂彩色灰塑的變淡褪色屬于正常現象。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透露,120歲的廣州陳家祠即將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屋面轆筒保養。整座陳家祠屋面轆筒面積5000平方米,本次保養的屋面轆筒面積達到3500平方米,主要是針對整座陳家祠建筑中部三路三進的屋面轆筒。保養期間將不影響游客對陳家祠內部的正常參觀。本次工程完工之后,將繼續對陳家祠灰塑做一次全面的上色、修補的維護。今年也是陳家祠建成的120周年,本次保養將整飾一新迎接陳家祠120歲生日。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副館長李繼光介紹,這樣大面積保養陳家祠建筑屋面轆筒是上世紀80年代初大修后的第二次。
據介紹:久經日曬雨淋以及身處廣州老市所產生的尾氣、噪音、震動等影響,陳家祠建筑上的灰塑以及屋面轆筒、墻體都會遭受到一定程度的風化影響,院中建筑的部分灰塑等構件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風化和脫落,每五六年都會定期對灰塑進行上色、修補保養,并對其他木構件等進行保養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