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西安購房者信心指數出爐 八成受訪者半年內想買房
城南、高新依然是熱點區域
“金九銀十”,樓市復蘇。開發商在不遺余力地推新盤,搞促銷,那么,西安購房者的置業意愿和信心如何呢?上周,我們調查了60位“準”購房人,從出手、房價、產品等方面評估發現:“自住式”購房是當前的市場主力,價格仍是左右購房預期的關鍵因素,但性價比越發成為出手與否的決定籌碼。其中,多數潛在購買力打算在半年內釋放。
出手指數
80%的人想在半年內買房近一兩個月是多看多比較
金九以來,西安開盤量大增。某房地產研究機構西北片區高級市場分析師付崗鵬分析,結合各樓盤的蓄客情況,考慮到天氣轉涼和國慶長假的到來,銀十推案量還將進一步增加。豐富的房源選擇,是否讓買房人心動呢?
針對調查提出的“你認為的買房良機/打算何時出手?”,47%的人選擇了“半年內,到過年前后”,33%傾向于“一兩個月內”。值得一提的是,選擇“一兩年內或繼續觀望”的最少,只占全部受訪者的20%。
“9月開始,樓盤的宣傳力度大,房源扎堆,但不少樓盤明降暗漲,可以貨比三家但不適宜急于出手。”參與調查的吳先生是房地產從業人員。他認為,年底到過年前后,開發商要沖任務,還要支付工程款,價格會放低,更適合出手。但長遠來看,房價還可能進一步上漲,所以也不宜觀望太久。
雖然不持長期觀望的態度,但不少受訪者更愿意把“近一、兩個月”視為多看看、多比較的階段。同時,銷售方也看淡“金九銀十”。陜西廣福置業銷售公司總經理李燕軍說,雖然這段時間的銷量可能環比前幾個月的淡季會有所上揚,但相比往年,預計今年“金九銀十”仍是一個平穩發展期,不會有太大不同。
房價指數
63%受訪者認為房價太高5500-6500元/㎡檔最能被接受
調查表明,“價格”仍是挑動購房神經的關鍵因素。不過還有46人選擇了戶型、配套、環境、交通和開發商品牌等其他因素。“價格刺激購買欲望,價值則影響出手決定”,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寶通說,這反映出購買需求趨于理性,購房者越發認識到,價格有時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一套房子的品質。
央行此前發布了三季度儲戶調查結果,全國2/3的居民連呼“房價高”。雖然西安房價比一線城市動輒過萬的單價要“溫柔”不少,但據 統計,西安8月房價仍在7188元/㎡高位。在本次調查中,63%的受訪者表示“有點太高,不能接受。”在張家村街道辦工作的張先生填寫問卷時說,之前在南三環附近看了幾處商品房,有的宣傳單價5000元多起,去售樓部一算,看上的戶型都快7000元,周邊大環境也不成熟,“還不如買家屬單位的集資房。”
單價多少才符合西安購房者的心理價位?就調查結果來看,5500-6500元/㎡檔最能被購房者接受,合計占比45%,其次是5000-5500元/㎡,愿以超過7000元單價置業的僅占12%。
業內認為,目前房價與購房者心理預期有一定差距,不能否認會成為阻礙成交的一大障礙。
產品指數
65%購房者想買兩室、三室區域觀淡化,戶型選擇雷同
“寧要城南一張床,不要別處一間房”的俚語似乎不再流行,有14位受訪者傾向在城南置業,占23%,但高新、城北緊隨其后,分別獲得了20%和17%的“選票”。即便是發展相對遲緩的城東、城西和“富人區”曲江也獲得了15%和10%的支持。“準備買婚房,不想離單位和父母太遠。”在明光路一樓盤看房的田健參與了本次調查。他說,上學時在城南生活十多年,后來隨父母搬家到城北,開始不適應,現在覺得發展起來了,也不比南邊差。不少受訪者反映,買房當然選擇經;顒拥膮^域。但從南到北,由東到西,地鐵等交通越來越方便,為稱心如意的房子搬家不是不可以。
區域觀念多樣,戶型選擇卻鮮明“雷同”。合計65%的購房者想要兩室、三室或小三室,基本和當前市場上的主流房源相符。從反饋來看,“大的買不起,太小住不開”是兩室、三室受寵的主要原因。浐河附近一認籌項目的負責人判斷,自住需求仍是未來一段時間內開發商“爭搶”的主要對象。反過來,這部分需求又保證了西安市場的平穩發展,不會像部分被炒熱的一二線樓市有過多的泡沫。這在調查中也有所體現。分別有27位和21位受訪者在“假如出手購房,你屬于_____”選項中選擇了“首次置業”和“二次及以上改善置業”,以投資為目的受訪者只占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