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炎熱,居民的用水量激增,節水成為熱門話題。記者發現市場上,打著“節水”旗號的衛浴產品比比皆是,但是這些產品真的像有宣傳那樣有著節水功效嗎?
記者來到鄭州市最大的建材批發市場——東建材,在衛浴區,記者看到小到水龍頭花灑大到馬桶浴缸都頂著“節水”的光環在市場出售,而這些節水“優等生”通常要比同類普通產品的價位高上近一倍左右,一家衛浴店鋪的銷售員指著一個看起來非常普通的坐便器向記者介紹:“這都是節水的,節水效果可好,最節水的是中間那個,用水量一升水,他就是上面的口和下面下水道的口直接連著了,中間就是一個開門器,1500”
僅從外觀來看,記者無法分辨銷售員口中所謂的“節水型”的馬桶與其他的區別。另一家店鋪的銷售員則告訴記者現在所有的坐便器都是節水的,不過也拿不出確鑿證據去證明。采訪中,八成以上的消費者都對商家節水節能的宣傳心存疑慮卻苦于無法證實。
那么市場上的節水衛浴產品又有多少真正具備節水功能的呢?
一位業內人士透漏,由于節水產品認證嚴苛,市場上通過節水認證的衛浴產品還不足兩成:“水產品認證目前屬于自愿性認證,非強制性,所以很少企業會自覺去申請認證。說句實話真的是節水的可少,事實上,3/6升的節水馬桶幾乎已經達到了技術上的極限,要達到6升以下,也沖得干凈的話,技術要很厲害才行。”
節水型產品屬于自愿性國家認證范疇,那么自愿性國家認證,和強制性國家認證有什么區別?
業內人士指出正是由于節水產品并非強制性認證才讓許多非節水型產品廠家有了可乘之機:“節水的貴嘛,很多廠家都自稱自己是節水產品,然后自己隨意貼一個標簽,標簽很便宜的,都能買到。”
衛浴市場“亂花漸欲迷人眼”,消費者的利益誰來保障?節水成難事,環保的春天何時能夠真正到來?
衛浴市場里“節水型產品”琳瑯滿目,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對此也很無奈:“我們也想安排這一類產品的監督抽查,但是因為河南沒有生產生產企業,大部分在河南都是銷售的,作為這個職能劃分,我們沒有辦法安排監督檢查。”
針對衛浴市場節水產品“魚龍混雜”的現象,劉律師認為除了相關部門要加強監管之外,國家也應該盡快出臺強制性的認證標準:“國家應該積極推進相關節能環保方面的強制性標準,統一認證制度,生產廠家在這種強制標準之下就會完全達到相關標準,并去申請相關的認證,那么這樣國家對市場的節能環保產品的管理就會納入到一個健康正常的軌道上來。”
